河北承德围场御道口试点项目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就地高效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要内容,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清洁能源发电的受理入网申请、接入管理、发电及负荷预测、发电调度、安全稳定控制、电能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工程应用,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据悉,该项目在在海南省三亚市政府及海南三亚市工信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历时1个月建成投产。项目所发电量供商场日常照明和运营使用,系统设计寿命为致少25年,每年可为商场提供清洁电能39万度,在25年内可发电量975万度,同比火电可节约标煤3301.3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78吨、二氧化硫排放63.375吨、氧化氮排放36.075吨、碳粉尘1013.025吨,还可节约使用淡水3900吨。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商场结合模式为商场日常运营提供所需电能,既可缓解用电高峰又可实现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同时,利用屋顶的闲置区域,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建筑的功能,还能充当隔热层缓解炎夏高温。近年来,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绿色无污染能源已被广泛开发利用11月22日,2012光伏产业领袖峰会非洲专场在京召开,来自非洲的18个国家向与会中国企业热情推荐太阳能资源,让处在生存危机中的中国太阳能产业看到了许多商机。世界银行的调查也显示,2008年非洲有18个国家因停电造成的损失占该国企业营业额的5%到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所长杨光指出,200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电量只有432亿度,人均电力年消费量只有550度,大概相当于中国两个家庭一个月的电力消费。企业对投资非洲最担心的无非三个问题,一是非洲经济前景到底是不是看好,二是非洲政局是不是会稳定,三是各个在非洲投资的大国关系会不会紧张。天威新能源副总经理张涛博士说,光伏企业充分运用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大量出口,不仅形成了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风险。
然而,十年过去了,电力体制改革的迟缓让外界难以接受。此外,电站业主们反映最为集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地的配套设施跟不上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基础设施等。但由于缺乏这样专业人才,很多设备企业都对维护电网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对稳控、低电压穿越和无功补偿的要求,一些企业根本没有人知道其重要性,几乎多数设备企业都未意识到这一点,导致光伏电站问题不断,目前一些地区仍有个别电站还没有投入试运营,一投运就爆炸,怎么投?。反映在国内企业上,江西赛维最近就是麻烦事不断,许多上市光伏企业亏的也是一塌糊涂。
如有计划地进行光伏建筑一体化工作,大力发展离网式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还有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减少新能源产业发展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的环节等等,但关键问题是加快制定行业标准。为此,我们感到骄傲!但在骄傲之后是无尽的尴尬,与生产制造相比,使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投资收益较好的西部地区,虽然已经建起了大量的光伏地面电站,但因远离用电市场,电网接入仍未形成标准,光伏电力未能全部上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格尔木地区光伏电站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无功补偿、光能预测以及稳控装置方面,包括主变压器不符合要求、无功补偿功率不够、无稳控装置、逆变器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缺少发电预测或信号不通、绝缘不符合要求等。日本和美国都有未来五年或十年太阳能发电达到10%的计划。这还不是国内光伏产业尴尬的全部,更多问题隐藏在喧嚣的背后。
由于设计单位缺乏在光伏电站设计方面的经验丰富的人才,导致一些电站的前期设计可能并没有考虑对一些设备的特殊要求,而出现电缆爆炸等严重问题。中国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江西赛维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到也不足为奇了。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95%的原材料需要进口,95%的太阳能电池则是出口。目前,光伏电站的系统设计缺陷较为严重,据位于格尔木的某电站业主洪先生透露,在格尔木已建成并网的光伏电站中,几乎没有一家在试运行过程中不出现问题,甚至还有专业发电集团建成的光伏电站天天都出问题。
在产能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依靠出口度日的光伏制造大国的日子之艰难就可想而知了。制造大国与应用弱国,成为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一、制造大国与应用弱国的尴尬我国目前已形成包括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光伏设备制造及一些光伏配套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国内光伏应用上,光伏发电企业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并网问题。另一方面国内绝大部分光伏企业进口多晶硅时,却没有与国际大厂进行谈判的能力,只能在国际自由市场进行采购,而经过国外企业将以工业硅为原料提纯后所得的多晶硅价格却早以身价百倍,目前已经上涨至约300美元/公斤,部分高纯度多晶硅甚至达到500美元/公斤的天价,且还常常有价无货。
缺陷严重让光伏电站投资者十分焦虑。因此,光伏电站缺乏建设管理规范,没有建设标准,只能摸索着干,才导致问题层出不穷。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我国光伏企业来说,来自海外的坏消息可谓不断。其实,逆变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标准、技术规范是否按照国网的要求去做,也多与相关标准缺失有关,比如逆变器电压输出幅度太宽,700V进直流,200V交流出,缺少相关规范和要求,也让设备企业无所适从。以电缆爆炸为例,设计单位一般喜欢采用三芯电缆,但根据经验,这样的电缆很容易出问题,可不少设计单位对此并不以为然,随着电缆爆炸事故出多了后,大家才把设计改过来。有些光伏电站在设计上就有很多缺陷,对后期运营方面考虑也不够周全,只单纯从成本角度考虑,却未考虑到后期运营隐患和长期经营的风险。
可见其中部分电站的缺陷问题,令人堪忧。而有的设计院认为,根据其地勘报告用不着专门防腐。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控制了近100%的国内输配电市场。从青海省电力公司2012年前3月份格尔木地区光伏发电量统计表中发现,有几家光伏电站在前两个月的发电量甚至为零。
很多业主都对办理手续的流程几乎完全不清楚,像无头苍蝇一样,很多手续的流程还是没搞明白,聪明点的只好背着公章和全部材料在身上,免得来回多跑路。这位官员表示,目前的做法大家都接受,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其探索和尝试,对于促进光伏电力平价利用具有莫大的价值和意义,也表明中国在这方面已走在了全球前列,由此很可能将拉开全球并网光伏电站建设和光伏电力向平价利用冲刺的序幕。用户侧并网是在220V、380V低压端并网,包括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德国等欧洲诸国也多是低压并网。不按操作规范施工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因为多数环节本身就没有操作规范,加上一些电站建设时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存在,缺乏自我管理意识。据介绍,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例子不少,比如大唐电站建设曾出现由于注油时进水而发生主变压器爆炸的事故,就是属于典型的施工管理不到位,后来施工单位花费上百万赔偿给了大唐电站一个新的变压器,损失很大。
那么,谁还会去投资光伏发电呢?可有人说,不是建设电站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有补贴吗?2011年中国国内光伏标杆电价的出台,本应是推动中国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的重要一步。六是人才缺乏是光伏电站投资者遇到的普遍难题。
也许,从一连串的数据上来看,我们可以大胆地宣称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前所未有地发展壮大,我国光伏制造大国的桂冠当之无愧。光伏产业的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似乎仍然逃不开中国工业发展的尴尬模式。
虽然近年来的呼声很高,似乎这个话题也不新鲜,但是光伏应用市场依然疲软,光伏电站建设依然没有大规模的建设,中国依然是光伏制造强国,但不是应用强国。因此,GW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是光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青海当地政府在追求新型发展模式上的突破。
目前,建设光伏电站项目的手续依然繁琐,获得土地使用证以及并网协议非常关键。这两出一进,道尽国内光伏产业的无奈现状。而2007年,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仅为4000MW左右。如多晶硅准入标准,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集成系统等方面标准等;要尽快明确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加大对电网的投入,对我国现有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解决电网发展大量欠账问题。
但在格尔木东出口光伏园区,不仅多数110KV升压站由业主自行投资建设,一个330KV的升压汇聚站也是由13家光伏电站业主凑资建设的。目前各逆变器厂家技术路线不同、技术标准不同,又缺乏横向技术交流,国内对于35KV以下的串并结构以及电气配套设备又都是非标准化的,没有标准,出现问题则很正常。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无奈地说。中国只制造不使用,成为典型的光伏使用弱国。
到了2011年,我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三个环节的产能均已经超过41亿瓦,同比增长100%,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制造大国。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仅2007年产量就超过世界产量的1/4。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